七月的风裹着蝉鸣钻进车窗时,我们一家七口正盯着手机导航里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”的标识。后排座椅上,八十二岁的爷爷把轮椅扶手攥得发白,八旬的奶奶轻拍他手背:”老头子,咱不是说好了要看’神仙住的山’么?”怀里的孙女糖糖晃着小腿,把剥好的橘子瓣塞进爷爷嘴里:”爷爷吃,甜!”这是我第三次带全家出游——前两次奶奶腿疼,爷爷怕拖累,都推了。这次说什么也要圆了老人家”摸摸云里长出来的石头”的愿望。

负氧离子裹着松木香的风里,我们遇见了导游小洁。她穿靛蓝扎染衫子,发间别着朵野菊花,远远就笑着挥手:”叔姨爷爷奶奶小宝贝,都上车坐好喽!”上车后她变戏法似的掏出软垫,给爷爷奶奶垫在座椅上,又从保温箱里摸出冰镇酸梅汤:”天热,先润润嗓子。”糖糖立刻扑过去拽她衣角:”阿姨,我也要喝!”小洁蹲下来和她平视:”小糖糖最乖,等下到黄石寨,阿姨给你摘野莓吃好不好?”
第一天的黄石寨索道,成了全家的”云端舞台”。糖糖趴在玻璃上看脚下的峰林,奶声奶气喊:”好多树树在跳舞!”爷爷扶着轮椅扶手直起身子:”这不是树,是山的骨头。”奶奶笑着戳他额头:”老封建,山骨头能这么俊?”索道升到半空时,山风掀起爷爷的白衬衫,他突然挺直腰板:”我年轻时候在生产队修水库,那高度也就这三分!”小洁适时递来手机:”叔,我给您和奶奶拍张’云里夫妻照’?”镜头里,奶奶的白发飘起来,爷爷的手虚虚护在她腰后,背景是漫无边际的石峰云海,像幅会动的山水画。
第二日金鞭溪的青石板路,成了糖糖的”探险乐园”。她穿着小雨靴,专挑水洼跳,溅得奶奶裤脚都是泥点子:”奶奶你看,我在画彩虹!”爷爷坐在轮椅上,伸手接住糖糖递来的鹅卵石:”这石头圆得像月亮。”儿子蹲下来和他商量:”爸,您说这石头要是会说话,会讲啥故事?”爷爷眯眼望向溪水:”该讲当年红军过这里的事吧?小洁你说呢?”小洁正帮我们把野餐垫铺在老松树下,闻言笑着接话:”叔说得对!金鞭溪以前是红军挑粮的路,您看那边的’红军岩’,石头上还有弹孔呢。”糖糖立刻跑去摸岩石:”爷爷,我摸到子弹疤疤啦!”

最让我们心跳的是第三天杨家界的”天波府”。爷爷执意要自己走,把轮椅塞给小洁:”我扶着栏杆,慢慢挪。”小洁却悄悄在他鞋里垫了软布:”叔,咱不跟自己较劲,走不动就喊我。”山路陡峭处,儿子背着爷爷往上挪,糖糖像个小尾巴跟着,时不时喊:”爷爷加油,到顶顶有糖吃!”当我们终于站在天波府观景台,云涛从脚下翻涌而过,爷爷的手直抖:”活了八十二岁,头回见云在脚底下跑……”奶奶抹着眼泪:”你年轻时总说’等退休去看山’,这会子可算到了。”小洁不知什么时候变出个小竹笛,吹起《茉莉花》,山风卷着笛声飘向云海,糖糖跟着哼,调儿跑了调儿,却比任何音乐都动人。
天门山的一天,成了爷爷的”勇敢挑战日”。玻璃栈道上,他攥着护栏的手青筋直跳:”这啥玩意儿?底下咋啥都没有?”糖糖攥住他的小拇指:”爷爷不怕,我在你手心里。”奶奶在另一侧护着:”老头子,咱们数着台阶走,一步两步……”走到中间时,爷爷突然松开护栏,张开双臂:”原来脚底下是空的啊!像飞!”下山时他在缆车里打盹,糖糖趴在他腿上画小人:”这是爷爷,这是奶奶,这是小洁阿姨……”小洁凑过去看:”小糖糖画的小洁阿姨有翅膀,是不是因为阿姨会飞?”糖糖重重点头:”嗯!阿姨会带我们看风景!”
最后一天的宝峰湖,成了全家的”温柔收尾”。木船划破湖面时,爷爷把糖糖举过肩头:”看,山在照镜子!”奶奶指着远处的鹰嘴岩:”像不像你爷爷年轻时候戴的瓜皮帽?”惹得大家直笑。船娘唱起《马桑树儿搭灯台》,糖糖歪着脑袋学:”马桑树儿搭灯台“爷爷用沙哑的嗓子应和:”你听我唱得标准不?”小洁举着手机录像:”叔,这段得发家族群,您老的歌声比画眉鸟还好听!”夕阳把湖水染成橘红色时,糖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:”爷爷,这是早上在金鞭溪捡的野糖,给你吃。”爷爷剥糖纸的手直抖:”甜,比当年我当兵时吃的糖还甜……”
登车返程时,奶奶翻出小洁送的纪念册,里面是她偷偷拍的全家福:索道上的惊喜、金鞭溪的背影、天波府的拥抱、玻璃栈道的牵手……每张照片旁都有小洁手写的备注:”叔第一次看云海” “糖糖的鹅卵石收藏” “爷爷的山歌首秀”。爷爷摸着照片说:”这五天,比过八十大寿还热闹。”奶奶点头:”明儿回去,咱把照片洗出来挂在客厅,让邻居们都看看,咱老两口在山上’飞’过!”
现在想来,张家界的美从来不在某个具体的景点,而在那些被爱填满的细节里:小洁提前查好的无障碍路线,糖糖塞给爷爷的野莓,奶奶为爷爷擦汗的帕子,儿子背着爷爷时急促的喘息……这趟旅程最珍贵的收获,不是九十九道弯的峰林,不是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,而是当我们白发苍苍、步履蹒跚时,依然有人愿意陪我们慢慢走,把每一步都走成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