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的长春,夏日的热浪裹挟着汽车产业的变革气息。在”2025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”的现场,来自全球的汽车从业者、专家学者围绕”新质引领 智创未来”的主题展开思想碰撞。作为央企阵营的”新势力”代表,岚图汽车CEO卢放的演讲引发了广泛关注——他用一组震撼的市场数据,揭开了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产业落地的真实面貌:两天前刚上市的岚图FREE+,以15分钟锁单突破11583台的战绩,向行业交出了一份关于”用户价值”的满分答卷。

一、新质生产力的起点:从”参数竞赛”到”价值锚点”的转身
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浪潮中,”新质生产力”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层逻辑。卢放在演讲中开宗明义: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,在于创造正向价值。”这一论断直击当前汽车行业的痛点——当智能驾驶的算力竞赛进入”万亿级”时代,当屏幕尺寸、电池容量沦为营销话术,用户的真实需求反而被技术的”炫技”所掩盖。
作为央企首个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,岚图的选择显得尤为清醒。不同于部分企业沉迷于”参数内卷”,岚图将技术创新的标尺锚定在”真需求”上。以两天前上市的岚图FREE+为例,这款定位”家庭智能旗舰SUV”的新品,并未盲目堆砌激光雷达数量或提升芯片算力,而是通过3000+用户调研、500+场景测试,精准捕捉到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:二排儿童安全座椅的接口兼容性、长途驾驶时的座舱噪音控制、冬季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。针对这些”看似微小却影响体验”的细节,岚图FREE+创新研发了”三模智能接口”系统,兼容99%主流儿童座椅;搭载行业首创的”主动降噪矩阵”,将60km/h时速下的车内噪音降低至55分贝;更通过自研的”热泵+PTC”双效增温技术,让-10℃环境下的续航保持率提升至82%。这些”改到用户心坎里”的改进,让岚图FREE+在上市首日便成为家庭用户的”心头好”,也让行业看到:真正的技术创新,从来不是为了标新立异,而是成为解决用户痛点的”钥匙”。
二、用户共创的生态:从”单向交付”到”双向成长”的进化
如果说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”硬支撑”,那么用户关系的重构则是其”软实力”。在卢放看来,”用户型科技企业”的核心不是口号,而是建立”用户深度参与”的共创机制。这种机制打破了传统车企”研发-生产-销售”的单向链条,让用户在产品定义、设计、测试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”共创者”。
岚图的”用户共创”并非流于形式。从早期的岚图FREE到如今的FREE+,用户的每一条建议都被纳入”需求池”,经过专业团队评估后转化为产品改进方案。例如,在FREE+的智能座舱开发中,有用户提出”语音控制反应慢”的问题,岚图研发团队不仅优化了算法,更针对家庭使用场景增加了”方言识别””连续指令记忆”等功能;还有用户反馈”后备箱空间不够灵活”,岚图便设计了”下沉式储物格+可调节隔板”的方案,让储物容积提升20%。这种”听劝”的模式,让岚图的用户粘性显著提升——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,岚图用户的复购率达35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更有60%的用户主动成为品牌的”口碑传播者”。
在卢放看来,这种关系的转变本质上是”从交易到伙伴”的升级:”当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购买者,而是产品的共同创造者,他们不仅会贡献需求,更会成为品牌的守护者。这种基于信任的伙伴关系,才是新质生产力最持久的动力源。”
三、品质升维的密码:从”合格标准”到”情感认同”的跨越
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下,”质量”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岚图对此有着清晰认知:过去的质量是”符合标准”,现在的质量是”超越期待”;过去的品质是”功能稳定”,现在的品质是”情感共鸣”。这种转变,让岚图的品牌形象从”可靠的产品”升维为”值得信赖的伙伴”。
为了实现这一跨越,岚图建立了”全生命周期品质管控”体系。从研发阶段的”虚拟验证+实车测试”双轨制,到生产环节的”毫米级精度控制”,再到交付后的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”,岚图将品质管理延伸至用户使用的每一个场景。以电池安全为例,岚图不仅通过了针刺、挤压、碰撞等极端测试,更推出”电池健康管家”服务,通过云端监测实时预警电池异常,主动提醒用户进行维护。这种”主动式服务”让用户感受到:岚图卖的不是车,而是”安全的承诺”。
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最终转化为用户的”品质感知”。在社交平台上,一位岚图FREE+车主分享道:”提车三个月,孩子在后排睡觉从未被颠醒过,冬天开暖风续航也没掉多少。这不是最顶尖的参数,但却是让我最安心的体验。”这样的用户评价,正是岚图”品质升维”的最佳注脚——当产品超出用户预期,品牌便会从”合格品”变成”心头好”。
四、全球化的野望:从”产品出海”到”品牌出海”的跃迁
在新质生产力的视野中,”开放创新”不仅是技术的输出,更是品牌的崛起。卢放强调:”中国汽车’走出去’,不能停留在’卖车’层面,而是要让’中国品牌’成为全球市场的’品质符号’。”这一观点背后,是岚图对全球化战略的深度思考。
与传统车企的”产品出海”不同,岚图的全球化布局从一开始就瞄准”品牌出海”。在欧洲市场,岚图不仅带来了智能电动车产品,更建立了本地化的研发中心和服务网络,针对欧洲用户的驾驶习惯优化智能座舱交互;在东南亚市场,岚图结合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,研发了专属的电池热管理系统;在中东,岚图针对沙漠路况开发了增强版四驱系统。这些”因地制宜”的创新,让岚图的产品迅速获得当地用户认可——2024年,岚图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00%,在挪威、荷兰等市场的高端新能源车型中,岚图的市占率已进入前三。
更重要的是,岚图正在输出”中国智造”的价值标准。在欧洲,岚图的安全测试标准比当地法规要求高出30%;在东南亚,岚图的智能座舱本地化程度超越国际品牌;在中东,岚图的续航标定误差控制在2%以内。这些细节让全球用户意识到:中国汽车不再是”性价比”的代名词,而是”高品质””高智能””高可靠”的代表。
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”长期主义”
在演讲的最后,卢放特别强调:”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捷径,需要信心,更需要耐心。”这句话道破了岚图成功的底层逻辑——无论是技术创新的”真需求”导向,还是用户共创的”慢功夫”,亦或是品质升维的”笨功夫”,本质上都是对”长期主义”的坚守。
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当下,岚图的故事给行业带来了深刻启示: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不是追逐风口,而是回归用户价值;不是颠覆传统,而是重构价值创造的方式。当企业真正将”为用户创造价值”作为一切行动的原点,当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品牌创新、开放创新形成合力,中国汽车产业的”新质未来”必将加速到来。而岚图FREE+的11583台锁单数据,不过是这场变革中的一个注脚——更精彩的篇章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