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时节,当全国多地被 40℃的热浪裹挟,“火炉” 模式接连刷新高温纪录时,黄河之畔的兰州却以一袭清凉,成为无数人心中的 “避暑绿洲”。这座西北重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禀赋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文旅活力,正以 “清凉经济” 为笔,书写着从单一观光到全域旅游的转型答卷,全力打造西北避暑新标杆。

游客心声:“在兰州,连风都是凉的”
夜幕降临,兰州中山桥的灯光次第亮起,与脚下奔腾的黄河交相辉映。南京游客刘娟站在桥头,任凭裹挟着水汽的凉风拂过面颊,连日来被南方暑气侵扰的燥热瞬间消散。“来之前只知道兰州的牛肉面,没想到这里的夏夜这么舒服 —— 黄河水带着千年古城的质朴,空气里飘着瓜果的甜香,连呼吸都透着清爽。” 她举起手机,对着屏幕上 24℃的实时气温自拍,配文 “我在兰州很凉快”,瞬间收获数十条羡慕的评论。
这样的场景,是今夏兰州文旅市场的常态。凌晨的正宁路夜市,手抓羊肉的香气与三炮台的茶香交织,食客们围坐在一起,畅谈声此起彼伏;黄河岸边的游船里,游客们捧着盖碗茶,看两岸灯火掠过,晚风穿堂而过,丝毫不见夏夜的闷热;兰州老街的音乐喷泉旁,孩子们踩着水花嬉笑,家长们在树荫下闲谈,享受着 “天然空调” 带来的惬意。
“今年暑期,‘我在兰州很凉快’成了游客朋友圈的高频句。”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毛玉铎笑着说。据统计,仅 7 月上半月,兰州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超 60%,旅游收入增幅突破 75%。避暑游不仅带火了景区,更激活了餐饮、住宿、零售等关联产业,让 “清凉” 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引擎。

天然禀赋:18.4℃的夏天,是大自然的馈赠
兰州的清凉,源于大自然的精心雕琢。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,城区海拔约 1520 米的独特位置,让这里拥有了 “向高而生” 的避暑基因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兰州,年平均气温仅 10.3℃,夏季平均气温更是稳定在 18.4 至 22.2℃之间,比同纬度城市低 3-5℃,堪称 “天然大空调”。
更难得的是,兰州的 “凉” 并非湿冷,而是干爽舒适。气象数据显示,兰州年均 “炎热日”(最高气温≥35℃)仅 2.8 天,远低于济南的 24.1 天、重庆的 33.8 天。即便偶尔出现 34-36℃的短时高温,也因午后湿度低、风力适中,呈现 “热而不闷” 的特点 —— 只要躲进树荫或走进室内,燥热感便会迅速褪去。
昼夜温差大是另一大 “福利”。白天阳光明媚时,气温虽略有上升,但到了夜晚,温度往往骤降至 20℃左右,无需开空调,打开窗就能拥抱着凉风入眠。“在兰州过夏天,空调几乎是摆设。” 土生土长的兰州人王磊说,“傍晚在黄河边散散步,吃一碗浆水面,再啃块白兰瓜,这日子,比啥都舒坦。”
为让游客更直观感受这份清凉,兰州市气象局正全力升级服务:在水墨丹霞、兴隆山等景区布设自动气象站,实时监测气温、湿度、风速等数据;推出 “小时级分区预报”,精准推荐最佳游览时段;发布 “气候舒适度指数”,让游客提前知晓 “今天的兰州有多舒服”。这些 “看得见的安全感”,让 “清凉” 从体感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信赖的旅游标签。
主动作为:从 “自然凉” 到 “经济热” 的跨越
“兰州的清凉不是‘躺赢’来的,而是‘精耕’出来的。” 毛玉铎坦言。近年来,兰州始终在思考:如何让 “老天爷赏的饭” 更香甜?答案是 —— 以 “清凉” 为核,串联起文化、生态、体验,打造 “清凉 +” 融合经济。
沿着黄河风情线,这条贯穿城区的 “翡翠项链” 正焕发新活力。白天,游客可登白塔山俯瞰黄河穿城而过,到水墨丹霞看 “大地调色盘” 在阳光下变幻;傍晚,乘羊皮筏子漂流,听筏子客唱古老的黄河号子;入夜后,中山桥的灯光秀与夜游黄河项目联动,让 “黄河第一桥” 成为网红打卡地。数据显示,仅夜游黄河项目,今夏日均接待量就突破 5000 人次,较去年增长 120%。
在兰州老街,非遗展演、民俗体验与清凉业态巧妙结合。游客既能亲手制作刻葫芦、体验羊皮筏子制作技艺,又能在音乐喷泉旁戏水降温,累了就坐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,喝一杯三炮台,看一场秦腔表演。“这里既有老兰州的味道,又有凉快的玩法,带孩子来太合适了。” 西安游客张先生说。
更贴心的是,兰州在全城布设了 “清凉打卡点”—— 在张掖路步行街、黄河母亲雕塑等热门地段,电子屏实时显示气温与 “清凉指数”,旁边摆放着免费提供的绿豆汤、遮阳帽。“我们想让‘凉快’不仅是体感,更是一种被重视、被关怀的温暖。” 毛玉铎解释,这些细节让游客的分享欲倍增,“我在兰州很凉快” 的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已破 10 亿,形成了 “越分享越热门” 的良性循环。
如今,“清凉经济” 正带动兰州全域升温:榆中县的兴隆山推出森林康养游,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 80%;皋兰县的什川古梨园打造 “摘梨 + 避暑” 套餐,周末游客量超 2 万人次;市区的各大夜市、商场延长营业时间,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 45%…… 从景区到乡村,从白天到夜晚,兰州正把 “自然凉” 转化为 “经济热”。
站在黄河岸边,看浪花拍岸,听晚风轻吟,这座千年古城的清凉故事仍在续写。未来,随着 “清凉 +” 业态的不断丰富、服务的持续升级,兰州不仅会成为西北避暑的 “首选地”,更将成为展示黄河文化、讲述西北故事的 “新窗口”。在这片凉爽的土地上,“我在兰州很凉快”,终将从一句游客的感叹,变成兰州递给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