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的榕江,晨雾还未完全散去,都柳江畔的”村超”球场已泛起热闹的涟漪。7月26日清晨六点,58岁的村民石庆昌蹲在新铺的草皮边,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每一寸绿茵——这是他连续第28天守在重建工地上。”你看这草,根须已经扎进新土了。”他指着阳光下泛着水光的草尖,眼角的皱纹里漾着笑,”就像我们榕江人,洪水冲不垮的。”

洪水退去后的”草皮保卫战”
时间倒回6月22日。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突袭黔东南,都柳江水位暴涨,浑浊的河水漫过河堤,冲进了依江而建的”村超”球场。看台座椅被冲得东倒西歪,记分牌歪倒在泥地里,曾经让全国球迷热血沸腾的”黄金草坪”成了满地狼藉。”最心疼的是那片草皮。”村超组委会主任王秀桥回忆,那是2023年村超爆火后,村民们自筹资金从云南引进的”兰引三号”草种,”当时大家凑了20多万,每天轮流浇水,比照顾自家娃娃还精心。”
洪水退去的第七天,球场边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。褪色的红纸上贴着一张手写的”重建倡议书”,落款是”全体村超人”:”我们的球场不只是块草地,是老人们的记忆,是娃娃们的梦想,是村超的根。”倡议书发出48小时内,300多名村民自发组成重建队,最小的16岁,最老的72岁。石庆昌带着村里的青壮年负责搬运建材,妇女们煮好姜茶送到工地,连放暑假的大学生都扛着铁锹来帮忙。”有天暴雨又下了一夜,早上来工地,发现老支书带着党员们已经在清淤了。”王秀桥说,大家的胶鞋里泡着泥浆,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,”但没人喊累,都说’早一天修好,就能早一天看球’。”
一个月重生:从废墟到”超燃现场”
7月20日,当最后一车草皮铺设完成时,整个球场沸腾了。原本坑洼的地面被重新夯实,看台上新刷了蓝白相间的条纹,曾经被冲毁的”村超”大字招牌重新立起,连围网的破洞都被村民用彩色布条补成了”加油”的图案。”我们特意保留了一些洪水留下的痕迹。”王秀桥指着看台上一块浅褐色的印记,”这是提醒我们,困难面前,村超人从来没怕过。”
为了这场”感恩重启”,村民们还藏了不少小心思。球场外的文化长廊里,挂着300多张照片:有洪水冲垮球场的瞬间,有村民连夜清淤的身影,有外地球迷寄来的祝福卡片,还有去年村超决赛时,球迷们举着”贵州村超,快乐无价”标语的笑脸。”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,村超的生命力不在钢筋水泥里,在每一个热爱它的人心里。”负责策展的返乡青年李雨桐说,她特意联系了去年在村超结识的贵州各地球迷,收集了200多件”村超记忆”物品——有磨破的护膝、写满加油口号的横幅、甚至还有小朋友用草编的”迷你球场”。

“超力量”回归:足球与民俗的狂欢盛宴
7月26日午后,球场外的锣鼓声渐密。穿着靛蓝苗绣服饰的姑娘们捧着牛角杯,唱着《我在贵州等你》走向球场;身着传统侗族大歌服饰的老者背着芦笙,跟着节奏轻轻摇晃。主席台上,球星巴乔和卡洛斯正认真听着工作人员讲解”村超”的历史——他们面前的桌子上,摆着一碗刚煮好的酸汤鱼,”这是村超的’冠军汤’,去年决赛后,全村人煮了三大锅给球员和球迷。”王秀桥笑着说。
下午三点,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,”感恩重启·超级星期六”首场比赛正式开始。对阵双方是去年的”冠军村”车江一村和”黑马村”忠诚村。球场四周的看台上,挤满了穿着各村特色服饰的村民:有的戴着斗笠,有的别着银饰,有的举着用竹篾编的加油牌。场边的”加油区”里,孩子们举着泡泡机,彩色的泡泡飘向天空,和看台上的”村超”横幅交相辉映。”看!巴乔在挥手!”不知谁喊了一声,全场目光瞬间转向主席台——两位球星正起身向观众致意,引发一阵欢呼。
比赛中,车江一村的10号球员王强带球突破,面对三人防守冷静推射,球擦着门柱飞进球网!”进球啦!”看台上的村民们跳起来,有人敲起了铜鼓,有人甩起了长发,连坐在轮椅上的80岁老球迷张奶奶都激动得直拍腿。”我年轻时候在村头踢野球,那时候连块像样的草地都没有。”她抹着眼泪说,”现在好了,我们有了自己的’世界杯’。”
不止于足球:一场关于希望的仪式
比赛结束后,球场中央的舞台上,侗族大歌队唱起了《蝉之歌》,苗族银饰队的姑娘们跳起了反排木鼓舞。巴乔和卡洛斯被拉进人群,跟着学跳踩堂舞,虽然动作笨拙,却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。”这里的足球不是为了胜负,是为了快乐,为了团结。”巴乔在接受采访时说,”看到洪水后大家一起重建的样子,我明白了为什么村超能火——因为它传递着最纯粹的生命力。”
暮色渐浓时,球场边的夜市开始热闹起来。烤香猪的香气飘满整条街,村民们支起的摊位前,摆着自家种的西瓜、腌的酸辣椒,还有用草编的”村超”纪念品。”今天卖了200多个酸汤鱼粉!”开餐馆的李大姐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笑,”好多外地游客专门赶来看村超回归,说要住在我们村,多玩几天。”她的手机里存着好几条未读消息:”有上海的球迷问住宿,有北京的媒体要来采访,还有深圳的小朋友画了贺卡寄过来。”
晚风中,”村超”球场的灯光次第亮起,把”感恩重启·贵州超力量”的标语照得格外醒目。石庆昌蹲在新草皮边,看着几个小朋友追着足球跑过,嘴角的笑纹更深了。”明年,我们要建足球博物馆,把村超的历史都放进去。”他说,”后年,争取让更多外国球队来比赛。””村超”的魅力,从来不止于一场足球赛——它是洪水冲不垮的信念,是泥土里生长出的希望,是一群普通人用热爱编织的梦。当终场的哨声响起,当看台上的人群渐渐散去,那片被洪水浸泡过的草地仍在晚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在诉说:有些力量,永远不会被摧毁;有些热爱,终将穿越风雨,绽放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