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篮青春风暴变”风暴眼”:U21群架或致双星禁赛,杨鸣新赛季引援再添变数

2025年7月的辽沈大地尚未褪去暑气,一场本应聚焦年轻球员成长的U21男篮锦标赛,却因一场失控的群殴沦为舆论焦点。辽宁男篮与山东男篮的小组赛收官战,在第四节还剩4分17秒时彻底偏离轨道——当值裁判的哨声最终没能按下暂停键,两队的肢体冲突如滚雪球般蔓延至替补席,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让现场观众错愕、让篮协震怒的”全武行”。而这场风波的最强余波,或许正朝着辽宁男篮年轻一代的核心球员袭来。

从技术对抗到肢体冲突:一场本可避免的失控

若仅以赛事级别论,这场U21锦标赛的小组赛收官战本无特殊意义——两队均已提前锁定出线名额,胜负仅关排位。但就是这样一场”无关痛痒”的比赛,却成了矛盾的导火索。从首节开始,辽宁与山东的对抗便透着一股”火药味”:抢篮板时的身体接触、突破时的手部推搡、防守时的贴防尺度,每一次身体碰撞都伴随着眼神的较劲与言语的交锋。裁判虽尽力把控节奏,但年轻球员的血气方刚与求胜欲,让比赛的紧张感持续攀升。

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三节末段。辽宁队11号张峻豪在一次快攻中与山东队24号球员发生身体接触,裁判哨响判罚后者犯规。这本是常规判罚,却意外点燃了双方的情绪:张峻豪认为对手有”打手”嫌疑,上前理论;山东队24号则回以推搡,两人瞬间从技术对抗升级为肢体冲突。好在当值主裁及时介入,将两人分开,现场工作人员也迅速围拢试图平息事态。

但谁也未曾料到,这场短暂的”熄火”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。第四节还剩4分17秒,辽宁队锋线球员黄秋实在低位背打时遭山东队防守球员犯规,裁判哨声再次响起。这一次,双方球员的情绪彻底失控——黄秋实起身后与犯规球员互喷垃圾话,山东队替补席上的几名球员按捺不住冲入场内,试图为队友”出头”;辽宁队替补席同样不甘示弱,主教练杨鸣刚要起身制止,已有队员冲入场内。原本分隔在场地两侧的球员、教练、工作人员瞬间混作一团,拳脚相向的场面持续了近3分钟,直到现场安保与篮协官员紧急进场,才勉强控制住局势。

篮协”零容忍”下的重罚预期:双星或面临长期禁赛

这场持续近十分钟的群殴,最终以”双方被取消比赛资格”的结果草草收场,但它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。从2023年CBA季后赛上海与北京的”群架门”(8人受罚、6人禁赛),到2024年NBL广西队球员刘嘉炜因打架被禁赛3年,篮协近年来对赛场暴力始终保持”零容忍”态度,且处罚力度呈逐年升级趋势。而此次辽鲁之战的冲突规模、参与人数(据现场目击者称,双方共有12名球员及3名工作人员卷入)、影响恶劣程度(全程被直播镜头记录,短视频平台相关片段播放量超2000万),显然已远超此前任何一起类似事件。

“从规则上看,《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纪律准则》中明确规定,参与打架的球员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通报批评、罚款、停赛等处罚;若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进行,停赛场次将至少翻倍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篮协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,”更关键的是,此次事件发生在U21这种培养年轻球员的赛事中,主管部门对’负面典型’的容忍度会更低——他们需要通过严惩来警示所有从业者:青训不是暴力的温床。”

而最让辽宁男篮揪心的,是核心球员张峻豪与黄秋实的处境。作为球队重点培养的”双子星”,两人的成长轨迹本被视为辽篮未来5年的锋线与控卫保障:20岁的黄秋实上赛季迎来CBA处子赛季,凭借2.03米的身高、出色的跑跳能力与快速的转换进攻,迅速成为锋线轮换的重要棋子;21岁的张峻豪虽上调一线队仅两年,但其组织视野与关键球能力已多次在联赛中得到验证,被视为赵继伟、王岚嵚之后的”第三控卫”储备。

“根据以往案例,直接参与斗殴且情节恶劣的球员,停赛场次通常在5-10场起步;若存在’主动挑衅”引发冲突升级’等加重情节,禁赛期可能延长至15场甚至更长。”资深篮球评论员苏群分析道,”张峻豪作为冲突的二次引发者(第一次是黄秋实与对手互喷),又带头冲入场内推搡对手,很可能被认定为’主要责任人’;黄秋实虽未直接动手,但从互喷到引发后续冲突,同样难辞其咎。若两人最终被禁赛超过10场,对新赛季的辽宁队将是毁灭性打击。”

青黄不接的辽篮:杨鸣的”用人荒”再加剧

事实上,辽宁男篮近几个赛季本就面临”新老交替”的阵痛。核心郭艾伦因伤状态起伏,赵继伟逐渐步入职业生涯中后期,张镇麟虽成长为顶薪球员却时有伤病;锋线位置上,除了刚打上主力的黄秋实,仅有付豪(转型大前锋)、丛明晨(年龄偏大)等寥寥数人可用;控卫线上,王岚嵚的崛起虽缓解了压力,但张峻豪的受伤或缺席往往会让球队在关键战中陷入被动。

此次若张峻豪与黄秋实遭遇长期禁赛,辽宁男篮的阵容将面临”断层”危机:原本计划在新赛季提上来的年轻球员中,最具潜力的两人突然”消失”,教练组不得不重新启用早已不在轮换名单中的老将,或紧急从二队抽调尚未准备好接班的”新人”。更严峻的是,CBA新赛季的外援政策尚未公布,若球队选择通过引援填补漏洞,不仅需要支付高额薪资,还可能因磨合问题影响整体战术体系。

“这不是简单的’无人可用’,而是’可用之人质量骤降’。”辽宁男篮跟队记者李庆文坦言,”上赛季黄秋实场均能贡献8.2分3.1篮板,三分命中率35%;张峻豪虽然数据只有4.5分2.8助攻,但他的在场正负值(+3.2)始终高于球队平均水平——这两人的缺阵,相当于直接抽走了球队轮换层的’活力源’。”

风暴后的反思:青春不该与暴力挂钩

从2019年广东与新疆的”全武行”,到2023年上海与北京的”群架门”,再到此次辽鲁之战的冲突,中国篮球近年来反复陷入”年轻球员暴力事件”的怪圈。这些事件的主角大多是18-22岁的青年才俊,他们本应在球场上用技术与拼劲证明自己,却因一时冲动用拳头毁掉了职业生涯的前景。

“年轻球员的血气方刚可以理解,但球场纪律是底线。”前国手马布里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,”我当年在NBA打球时,教练组每周都会强调:赢球可以,但永远不能输掉人品。这些孩子需要明白,一次冲动可能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未来,还有整个球队的希望。”

对于辽宁男篮而言,这场风波或许是一次痛苦的警示——在追求成绩的同时,如何加强对年轻球员的纪律教育?如何在日常训练中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?如何在冲突发生前及时介入调解?这些问题,比新赛季的引援名单更值得管理层深思。

截至发稿,篮协尚未公布具体的处罚决定,但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发生在U21赛场上的群殴,都已成为中国篮球青训史上的一道伤疤。而对于张峻豪、黄秋实两位年轻人来说,他们或许将用漫长的禁赛期,为自己的冲动付出最沉重的代价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