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黄浦江畔的霓虹灯与电影放映机的光束交相辉映,上海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光影之都。2025年6月13日至27日,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上海电视节相继拉开帷幕,这座城市以最璀璨的姿态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影视文化的蓬勃生机。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影视盛会之一,2025年的双节不仅是电影电视作品的展映平台,更成为文化交流、产业对话和城市形象塑造的国际舞台。

2025上海国际电影节延续了”立足亚洲,关注华语,扶持新人”的办节理念,但今年在主题策划上展现出更为鲜明的全球视野。主竞赛单元”金爵奖”的入围名单中,既有来自伊朗、印度等传统亚洲电影强国的艺术佳作,也有来自东欧、拉美等新兴电影区域的创新表达。特别设立的”全球视野”单元,首次将非洲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集中展示,尼日利亚、南非、肯尼亚等国的作品首次大规模亮相上海银幕。这种突破地域局限的策展思路,体现了上海电影节作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责任担当——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,依然坚持文化的多元对话与交流互鉴。
上海电视节则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产业前瞻性。”白玉兰奖”评选中,现实题材剧集占比达到历史新高,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《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》、探讨科技伦理的《AI觉醒》等作品获得评委青睐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电视节首次设立了”元宇宙内容创新”竞赛单元,吸引了全球近百家科技公司与内容制作方的参与。这一举措不仅呼应了全球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,也彰显了上海作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高地的战略布局。在”一带一路”电视合作论坛上,来自22个国家的影视机构签署了内容共享协议,标志着中国电视文化”走出去”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。
双节的展映活动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。今年电影节首次推出”城市放映厅”计划,在外滩源、思南公馆、徐汇滨江等10个历史建筑改造的文化空间举办露天电影放映。当《花样年华》的经典画面投射在外滩百年建筑的外墙上,电影艺术与城市记忆完成了一次诗意的对话。电视节期间,”白玉兰品质剧场”在上海各大商圈同步直播获奖剧目,将电视节的观赏体验从专业场馆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空间。这种”全城皆影院、全域即舞台”的办节理念,使影视艺术真正融入了城市肌理,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共享体验。
产业交易的繁荣是衡量影视节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。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市场交易额达到58亿元人民币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中外合拍项目占比首次超过50%,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大吸引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科幻电影成为今年市场交易的亮点,《月球背面的探险家》《深空救援》等8个中外科幻合拍项目集中签约,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。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电视市场则呈现出”内容+科技”的双轮驱动特征,虚拟制作技术、AI辅助编剧工具等前沿科技产品成为交易热点。这种产业生态的多元化发展,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青年影人的培养始终是上海双节的核心使命。今年电影节”青年电影计划”共收到来自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2362部投稿作品,创历届新高。经过严格筛选,15部作品入围”金爵奖”最佳短片竞赛单元,其中3部来自中国的作品展现了新生代导演的不俗实力。电视节期间举办的”新锐编剧工作坊”邀请了美剧《继承之战》的编剧顾问授课,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国的120名青年编剧参与。特别设立的”女性创作者基金”为8位女性导演提供了全额制作资金支持,体现了行业推动性别平等的积极努力。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国影视产业储备了人才资源,也构建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创作生态。
在技术变革浪潮中,上海双节始终站在创新前沿。今年电影节首次推出”VR电影单元”,观众可以通过佩戴最新款VR设备,沉浸式体验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日本艺术家的沉浸式作品。电视节设立的”高新视频展区”集中展示了8K超高清、自由视角拍摄、虚拟数字人等前沿技术应用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,组委会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”AI电影修复系统”首次亮相,成功将1937年版《马路天使》修复为4K版本,这项技术突破为经典电影数字化保存提供了中国方案。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影视艺术的表达边界,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文化出海与国际传播是上海双节的重要使命。今年电影节期间,”中国电影全球推广计划”正式启动,首批签约的12部影片将通过与Netflix、Amazon Prime等国际流媒体平台的合作,进入全球主流市场。电视节设立的”国际传播论坛”上,来自BBC、NHK、Netflix的专家与中国同行共同探讨了”讲好中国故事”的创新路径。《三体》电视剧在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被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,为中国影视作品的全球化传播提供了宝贵借鉴。这种既有官方推动又有市场运作的多元传播体系,正在重塑中国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版图。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2025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与创新活力。它既是展示中国影视发展成就的窗口,也是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;既是产业交易的枢纽,也是艺术创新的实验室;既是专业精英的盛会,也是大众参与的节日。当电影节闭幕式上的”金爵奖”奖杯被高高举起,当电视节白玉兰奖的荣耀归属尘埃落定,这座城市已经将光影的魅力深深植入城市DNA。未来的上海,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,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道路上,继续书写属于中国影视的华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