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运乒乓收官日:国乒混双摘银,三项冲金皆留遗憾,年轻阵容暴露成长阵痛

7月23日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,乒乓球馆的灯光依然明亮如昼。当最后一局比分定格在11-13,曾蓓勋与韩菲儿握着球拍的手微微颤抖,两人对视一眼,轻轻拍了拍彼此的肩膀——这对年轻的国乒混双组合,终究没能翻越日本队冈野俊介/出泽杏佳这座高山。随着裁判一声哨响,本届大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所有赛事正式收官,而国乒的奖牌榜上,混双银牌、男双无缘八强、女团男团双双折戟的战绩,让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”青春战场”,多了几分遗憾的余韵。

混双决赛:七局鏖战难掩惜败之痛

这场备受瞩目的混双决赛,从第一局开始便呈现出胶着的态势。曾蓓勋与韩菲儿作为国乒新生代的”00后”组合,此前在国际赛场上的交手记录并不算多,但两人的技术特点鲜明:曾蓓勋的正手爆冲势大力沉,韩菲儿的反手拧拉衔接速度快,这对”一刚一柔”的组合,本被视作国乒冲击混双金牌的”奇兵”。

比赛伊始,日本组合冈野俊介/出泽杏佳便展现出极强的针对性。冈野俊介作为日本男队的新生代主力,左手持拍的他在近台快攻中极具威胁,而搭档出泽杏佳的反手生胶打法,更是将”怪、快、变”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。首局比赛,双方在3-3平后陷入拉锯战,曾蓓勋的一次正手暴冲擦网出界,让日本组合以11-10反超;紧接着韩菲儿的反手拧拉擦边得分,又将比分扳平。决胜分阶段,曾蓓勋的发球被出泽杏佳精准预判,后者一板果断的正手爆冲得分,12-10,日本组合先拔头筹。

“第一局输得有点可惜,但我们很快调整了。”赛后混采区,韩菲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,却依然保持着冷静。第二局,国乒组合明显加强了前三板的衔接速度,曾蓓勋在接发球时主动侧身抢攻,连续压制住冈野俊介的反手位,局末阶段更是一鼓作气以12-10扳回一城。场边的中国教练组握紧了拳头,看台上的中国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——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
然而,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三局。日本组合突然改变了战术,冈野俊介开始更多地为出泽杏佳创造抢攻机会,利用左手持拍的优势在台内球处理上做文章,频繁调动曾蓓勋的跑位。出泽杏佳的生胶球路飘忽不定,多次让韩菲儿的反手拧拉出现失误。这一局,日本组合以11-7拿下,总比分2-1再次领先。

关键的第四局,国乒组合展现了顽强的韧性。曾蓓勋在相持阶段连续三记正手快撕直线,将比分拉开至8-4;韩菲儿则在被动防守中突然变线,一板反手快带得分,将分差扩大到10-6。尽管日本组合一度追至8-10,但韩菲儿的关键分处理冷静,最终以11-8锁定胜局,将大比分扳成2-2平。

“那时候感觉状态出来了,观众的加油声特别给力,我们自己也觉得有戏。”曾蓓勋赛后回忆道。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与残酷,往往就在转瞬之间。第五局开始,日本组合明显加强了发接发环节的控制,冈野俊介的发球旋转变化多端,出泽杏佳则利用身高优势在近台快速封堵,多次直接打穿曾蓓勋的正手空当。这一局,国乒组合仅得2分,以2-11惨败,总比分2-3落后。

“第五局有点崩了,主要是接发球没顶住。”韩菲儿坦言,”他们的发球落点太刁了,我判断错了几个,导致后面衔接不上。”第六局,背水一战的国乒组合再次调整,曾蓓勋增加了跑动范围,试图通过全台覆盖弥补接发球的不足;韩菲儿则在近台加强控制,减少无谓失误。双方从3-3一路缠斗至10-10,决胜分阶段,冈野俊介的发球被曾蓓勋抢攻得分,11-10;但出泽杏佳随即用一板反手爆冲直线完成反超,12-11;最后一球,曾蓓勋的正手爆冲再次擦网出界,12-14,日本组合将大比分改写为4-2。

第七局,双方的体力都已接近极限。曾蓓勋的脚步明显沉重,韩菲儿的击球动作也有些发僵。日本组合抓住机会,冈野俊介在相持中连续压制曾蓓勋的反手位,出泽杏佳则利用落点变化调动韩菲儿的跑位。最终,11-13,日本组合以4-3的总比分夺冠,国乒混双组合遗憾摘银。

男双折戟、团体失守:国乒新生代交出”成长答卷”

混双决赛的硝烟尚未散尽,其他项目的战报已陆续传来。本届大运会,国乒在男双项目上的表现同样令人意外:曾蓓勋/敖华磊止步64强,陈俊菘/孙正止步16强,两对中国组合均未能闯入八强。这与上届大运会国乒包揽男双、女双、混双三金的成绩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“男双的问题主要出在配合上。”国乒男队教练刘恒在赛后分析道,”这两对年轻选手都是今年刚搭档的,磨合时间不足,关键分的处理不够默契。尤其是面对日本、韩国等对手的快速进攻时,反手位的衔接明显滞后。”事实上,在男双1/8决赛中,曾蓓勋/敖华磊便以2-3不敌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/庄智渊,后者正是凭借默契的配合和灵活的前三板,最终闯入四强。

相较于单打或双打项目的”单点失利”,团体赛的失利更让人扼腕。中国女团在决赛中以2-3不敌日本队,男团则以2-3负于中国台北队,双双与金牌擦肩而过。女团的决赛堪称”青春对决”:钱天一、陈熠、王艺迪等国乒新生代主力悉数登场,却在与日本队的早田希娜、平野美宇、张本美和的对抗中,暴露出关键分把握不足的问题。尤其是第五局,陈熠在8-5领先的情况下连丢5分,最终以8-11告负,让日本队以3-2逆转夺冠。

男团的失利同样值得深思。面对中国台北队的林昀儒、庄智渊、黄彦诚,国乒男队的徐瑛彬、袁励岑、向鹏虽拼尽全力,但在关键分的稳定性上稍逊一筹。第三局,徐瑛彬以11-9险胜;第四局,袁励岑却在10-8领先时连丢3分,被对手以11-9扳平;决胜局,向鹏在7-5领先的情况下被林昀儒逆转,最终以9-11告负,总比分2-3饮恨。

青春战场:失利背后的”成长代价”

对于关注国乒的球迷而言,本届大运会的成绩或许有些”出乎意料”。毕竟,这支由”00后”选手组成的队伍,在今年的多站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已展现出强劲的冲击力:曾蓓勋在WTT常规挑战赛中打进男单四强,韩菲儿在WTT支线赛上摘得女单冠军,钱天一、王艺迪等国乒女将更是在国际赛场多次击败世界前十的高手。但在大运会这个”学生运动员”的舞台上,他们却集体遭遇了”滑铁卢”。

“大运会和成年组的国际比赛不同,这里的选手既是运动员,也是大学生,比赛节奏、心态调整都有独特之处。”国乒总教练李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”我们的年轻队员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和高手抗衡的能力,但在比赛经验、心理韧性和团队配合上,还需要更多的打磨。”他特别提到,日本队在本次大运会中派出的阵容同样以”学生军”为主,但他们的战术执行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,确实给国乒敲响了警钟。

事实上,从比赛细节中不难看出,国乒年轻队员的成长轨迹。曾蓓勋在混双决赛中多次尝试正手爆冲,尽管时有失误,但这种”敢打敢拼”的作风正是年轻选手的宝贵特质;韩菲儿在关键分上的冷静处理,也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;钱天一在女团决赛中独得2分,第三局更是一人拿下7分,其正手弧圈球的威胁性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。

“输球不可怕,可怕的是输了之后不知道问题在哪里。”李隼强调,”本届大运会,我们看到了年轻队员的潜力,也暴露了他们在阅读比赛、战术执行和心理调节上的不足。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,也是他们未来迈向更高舞台的必经之路。”

青春有遗憾,未来仍可期

当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的灯光渐次熄灭,曾蓓勋与韩菲儿并肩走出赛场,两人脸上没有过多的沮丧,反而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。对他们而言,这枚混双银牌,既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,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激励。正如韩菲儿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”青春就是用来试错的,这次没拿到金牌,但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。下一次,我们会更强!”

从长远来看,本届大运会的”遗憾”,或许正是国乒新生代成长的”养分”。当这些年轻选手经历过大赛的洗礼,学会在压力下调整心态,在失败中总结经验,他们终将成长为支撑国乒荣耀的新一代脊梁。而对于关注中国乒乓球的人来说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金牌的数量,更是年轻一代在挫折中不断突破、在竞争中持续成长的勇气与决心。

青春有遗憾,但青春更有无限可能。正如大运会的口号”成都成就梦想”,对于国乒的年轻选手们而言,这次比赛的经历,或许正是他们追逐更大梦想的起点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