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湘江北去的粼粼波光中,长沙望城区正以一场创新的文旅融合实践,为本地居民送上了一份“开年大礼”。近日,望城区文旅部门正式宣布,备受期待的“望城铜靖惠民卡”将于8月下旬正式发售。这张售价仅66元的惠民卡,将在2026年春节前为持卡人解锁四大景区的无限次畅游权益,用“一卡通玩”的便捷与实惠,重新定义望城“一江两岸”的文旅体验。

从“单点打卡”到“全域畅游”:两大龙头景区的破圈联动
此次“铜靖惠民卡”的推出,源于靖港古镇景区与铜官窑国风乐园的深度携手。作为望城区两大核心文旅IP,前者以千年水乡的烟火气闻名,后者则以盛唐气象的国风韵致吸引八方来客。过去,游客若想同时体验“古港商埠”与“陶瓷之都”的魅力,往往需要分别购票、规划路线;而如今,两张景区的壁垒被彻底打破——一张卡片,串联起靖港古镇的青石板巷、铜官窑的唐韵街区、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千年窑址,以及书堂山的墨香书韵,真正实现了“一卡畅游四大景,一江两岸看尽千年”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景区联票,而是区域文旅资源的系统性整合。”望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合作标志着望城在“一江两岸”文旅协同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。通过打破行政与运营边界,两大景区将共享客群、共塑品牌,为本地市民提供更丰富、更具性价比的选择,同时也为外地游客打开一扇“深度读懂望城”的窗口。
四大景区各有千秋:从市井烟火到文化高地的全景画卷
要理解“铜靖惠民卡”的含金量,不妨先走进这四大景区,感受它们各自的独特魅力。
靖港古镇:“小汉口”的千年回响
作为明清时期湘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,靖港古镇至今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风貌。青石板铺就的麻石街蜿蜒曲折,两侧是雕花木窗的老作坊——这里有传承三代的手工甜酒坊,有现打现卖的靖港香干,还有用“靖港秤”称量的传统药铺。最热闹的要数码头:清晨的薄雾里,渔船载着新鲜的河鲜靠岸;午后的阳光下,老人们坐在茶铺里听着花鼓戏,茶盏里飘着茉莉香。此次惠民卡覆盖后,持卡人可无限次进出古镇,无论是清晨寻味“靖港四绝”(甜酒冲蛋、芝麻茶、火焙鱼、腊味合蒸),还是傍晚在“芦江阁”看一场湘江落日,都无需再为门票烦恼。
铜官窑国风乐园:盛唐市井的“活态博物馆”
若说靖港是“藏在时光里的水乡”,铜官窑国风乐园则是“穿越千年的盛唐派对”。作为长沙首个大型沉浸式唐文化主题乐园,这里复原了唐代长沙铜官窑的“石渚墟市”:穿唐装的工作人员沿街叫卖“胡饼”“团子”,街角酒肆飘着“松醪酒”的香气;街心的“胡旋舞”表演引来阵阵喝彩,陶艺工坊里游客可以亲手捏制唐瓷;到了夜晚,灯光秀将整个园区染成鎏金色,“黑石号”沉船的故事通过全息投影在水面重现……这张“唐韵名片”不仅是外地游客的打卡圣地,更成为本地家庭周末遛娃的“文化客厅”。

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:触摸历史的“活教材”
如果说国风乐园是“鲜活的唐文化演出”,那么紧邻的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是“沉睡的历史现场”。作为唐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,这里曾出土过带有阿拉伯文、波斯纹的瓷器,印证了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繁荣。园区内,唐代龙窑遗址被玻璃罩保护着,游客可以蹲在观景台,想象千年前窑工们烧制瓷器的场景;遗址博物馆里,一件件带着窑裂痕迹的瓷器讲述着“黑石号”沉没前的故事;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“考古体验区”——穿上小马甲,拿上小毛刷,在模拟探方里“发掘”仿制品,感受考古学家的日常。此次惠民卡将其纳入覆盖范围,意味着本地居民无需支付30元的门票,就能随时来一场“与历史对话”的文化之旅。
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:笔墨间的“书香雅趣”
距离铜官窑约10公里的书堂山,因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的欧阳询在此结庐读书而闻名。山上,“太子围圩”“洗笔泉”等遗迹静默诉说着“书圣”的往事;山下,欧阳询文化园以书法为主题,打造了碑廊、研学馆、书法广场等空间。春秋季的清晨,常能看到老者在碑廊下挥毫泼墨,孩子们跟着老师一笔一画临摹《九成宫醴泉铭》;每年的“欧阳询文化节”上,书法大赛、篆刻体验、古籍修复等活动吸引着全国书法爱好者。如今,这张惠民卡让本地居民能更频繁地走进这座“书法圣山”,无论是带孩子感受传统文化,还是自己提笔练字,“书香墨韵”都触手可及。
从“办卡”到“用卡”:细节里的惠民温度
除了“一卡畅玩”的核心权益,“铜靖惠民卡”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对本地居民需求的考量。
首先是精准的覆盖群体:卡片面向望城区常住居民及其直系亲属(含社保缴纳人员)发售,需凭身份证、户口本或社保缴纳证明办理,确保福利真正惠及本地百姓。发售时间定为8月下旬至9月30日,正值暑期与开学季,既方便家庭集中办理,也为中秋、国庆等节假日的出行需求提前布局。
其次是丰富的附加福利:购卡用户不仅能免费畅游四大景区,还可额外获赠靖港游船、花开靖港(本地网红餐饮品牌)及橘子洲·江天暮雪项目的专属体验券。例如,靖港古镇的游船项目原价30元/人,持体验券可享5折;橘子洲的“江天暮雪”是长沙经典夜景,体验券则包含特色讲解服务——这些“隐藏福利”让惠民卡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。
针对节假日高峰期的拥堵问题,景区还特别设置了预约限流机制。例如,中秋、国庆等热门时段,铜官窑国风乐园将通过官方公众号提前开放预约,确保游客体验不打折;靖港古镇的码头、书堂山的研学场馆也将实行分时段预约,避免人流过于集中。
技术层面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:两大景区升级了入园核验系统,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替代传统门票或指纹验证。持卡人只需在首次入园时录入人脸信息,后续无需携带实体卡,刷脸即可快速入园——无论是带老人孩子出行,还是赶时间游览,都能感受到“无感通行”的便利。
惠民背后的“大文旅”逻辑: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转型
“铜靖惠民卡”的推出,并非偶然的促销行为,而是望城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近年来,随着“微度假”“本地游”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,如何让“家门口的风景”更具吸引力,成为各地文旅部门的必答题。望城区凭借“一江两岸”的生态优势与“古今交融”的文化底蕴,选择以“惠民卡”为抓手,通过降低游览门槛、提升服务体验,将“过境游客”转化为“常来常往”的本地客群,进而带动餐饮、住宿、文创等关联产业的发展。
“一张卡的价值,不仅在于省钱,更在于让居民重新认识家乡的美。”一位参与惠民卡设计的业内人士表示,过去,许多望城本地人可能觉得“古镇就那样”“景区没什么新鲜”,但通过整合资源、提升服务,四大景区正在不断推出新活动、新业态——比如铜官窑的“唐潮夜市”、靖港的“非遗手作工坊”、书堂山的“书法夏令营”,这些动态的、互动的体验,正让“老景区”焕发新活力。
市民期待:这张卡,藏着“望城人”的小幸福
对于即将发售的“铜靖惠民卡”,望城区居民们早已翘首以盼。家住靖港古镇附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:“我和老公每周都要带娃去古镇玩,以前光门票就要花一百多,现在一张卡66元能用一年,太划算了!”退休教师王爷爷则更关注文化体验:“书堂山的书法课我一直想去听,之前嫌门票贵没舍得,现在有了卡,终于能好好学了。”
更让居民们惊喜的是,此次合作释放出的“文旅协同”信号。“以前总觉得古镇和铜官窑各玩各的,现在看到它们联合起来做活动,就知道望城的文旅越来越有规划了。”在铜官窑工作的张先生说,“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联动,比如跨景区的主题路线、联合举办的文化节,我们的‘望城一日游’肯定会越来越精彩。”
一张卡,开启“望城式幸福”的新注脚
从“一卡畅游”到“全域体验”,从资源整合到服务升级,“望城铜靖惠民卡”的背后,是政府部门对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的践行,是文旅企业对“品质旅游”的坚守,更是望城人对“诗与远方”的深情诠释。
当2026年春节的钟声敲响时,这张卡的使用周期也将落下帷幕。但它留下的,不仅是四大景区累计的超百万次入园记录,更是望城人在“家门口”感受文化、享受生活的无数个温暖瞬间。或许,这就是“惠民”二字最动人的含义——它不仅是一张卡片,更是一座城市对居民的温柔回应:你热爱的一方山水,我们帮你守护;你想体验的文化烟火,我们为你点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