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宋佳楠 2025年02月10日 12:11 | 界面新闻

一、资本市场异动:三大运营商股价集体飙升
2月10日上午,A股与港股市场的三大电信运营商股价呈现罕见强势表现。中国电信(601728.SH)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板,最终收报7.84元/股,创历史新高;中国联通(600050.SH)最高涨幅超过7.8%,收盘价为5.64元/股;中国移动(600941.SH)盘中涨幅超5%,股价摸高至113.7元/股。港股方面,中国电信(00728.HK)、中国联通(00762.HK)、中国移动(00941.HK)同样延续涨势,市场资金对电信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。
这一轮行情的直接催化剂,是三大运营商近期密集宣布与国产大模型企业DeepSeek达成深度合作,并完成技术适配落地。机构分析认为,此举不仅强化了运营商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,更预示着算力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,进而推动云计算、智算业务及数字化服务的全面升级。
二、技术突破:DeepSeek全栈国产化落地,运营商抢占AI高地
1. 中国电信:首个实现“全栈国产化推理”的云平台
2月6日,中国电信旗下天翼云发布重磅消息,其自主研发的“息壤”一体化智算平台已完成与DeepSeek-R1/V3系列大模型的适配优化,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。这意味着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,中国电信已构建起完全自主可控的AI算力生态,可满足政府、金融、医疗等关键行业对数据安全与高性能计算的双重需求。
2. 中国联通:多场景适配,覆盖私有化与公有化需求
中国联通紧随其后,于2月5日宣布其联通云平台基于“星罗”技术框架,已完成对多规格DeepSeek-R1模型的适配,支持私有化部署与公有云服务灵活切换。这一方案尤其适合对数据隔离性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,如能源、交通等领域。
3. 中国移动:全国智算中心全面上线,算力资源池化开放
中国移动的动作最为迅猛。其移动云平台不仅全版本覆盖DeepSeek模型,更在全国13个智算中心同步上线相关能力,用户可自由选择算力节点进行模型训练、蒸馏及智能体编排。这种“分布式算力网络+大模型服务”的模式,大幅降低了企业接入AI的门槛,也为中国移动在B端市场开拓了新增长点。
三、行业影响:DeepSeek如何重塑运营商竞争格局?
1. 算力需求激增,云计算业务迎来第二增长曲线
开源证券研报指出,DeepSeek模型的接入将显著提升运营商的算力消耗。以中国电信为例,其“息壤”平台单日模型推理任务量预计将增长3倍以上,直接拉动云计算资源的需求。中国移动13个智算中心的开放,更意味着其算力服务已从“内部支撑”转向“市场化运营”,未来或成为新的利润引擎。
2. 数字化转型加速,政企市场成必争之地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5年春节期间,基础电信企业通过AI技术拓展了智能客服、网络优化、大数据分析等创新服务。DeepSeek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运营商的技术壁垒:
- 中国电信凭借“息壤”平台,可快速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;
- 中国联通的私有化适配能力,契合金融、医疗等敏感行业的合规需求;
- 中国移动的全国算力网络,则为跨区域企业提供了高效协同的AI基础设施。
3. 用户增长与业绩支撑,投资信心显著修复
尽管面临传统语音业务萎缩的压力,三大运营商通过数据业务和数字化服务实现了稳健增长:
- 中国电信:2024年移动用户达4.245亿户,5G套餐用户净增3282万;
- 中国移动:总用户突破10亿大关,5G渗透率持续提升;
- 中国联通:“大联接”用户总数达11.37亿,物联网连接数保持行业领先。
机构普遍认为,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提升ARPU值(每用户平均收入),叠加数字化转型红利,运营商的长期价值被低估。
四、未来展望:从通信基建到AI赋能者的角色蜕变
此次DeepSeek合作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运营商战略转型的标志性事件:
- 技术自主权强化:全栈国产化适配减少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,符合国家信创产业政策导向;
- 生态构建加速:通过开放算力资源,运营商有望吸引更多AI开发者与企业客户,形成“算力+模型+应用”的闭环;
- 国际竞争力提升:在全球运营商竞逐AI基础设施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的先发优势或助力其出海拓展。
市场人士预测,随着5G-A、6G技术研发推进,叠加AI大模型的持续迭代,三大运营商的估值体系或将从传统通信服务向“科技+基建”复合模式切换,长期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。
结语
DeepSeek与三大运营商的深度绑定,既是技术革新的里程碑,也是行业格局重塑的起点。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浪潮下,运营商正从“管道服务商”蜕变为“智能基础设施领导者”,其股价表现或仅是价值重估的开始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技术落地进展及商业化成效,以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