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三伏天的热浪裹着湿气扑面而来,办公室里的空调再凉,也压不住心头莫名的烦躁 —— 这是很多人在盛夏的共同感受。中医常说 “夏气与心气相通”,夏季阳气最盛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心气易被消耗,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口干舌燥、失眠多梦、气血不足等问题。此时与其依赖冰饮降温,不如试试这四款应季养生茶,用玉竹的温润、黄芪的温补、三豆的清润,为身体筑起一道 “护心墙”,让整个夏天都过得清爽安稳。

一、玉竹麦冬茶:给燥热体质的 “及时雨”
清晨的阳光刚爬过窗台,喉咙就开始发紧 —— 这是夏季阴虚体质者最常见的困扰。玉竹麦冬茶恰是应对这种不适的良方,就像给干燥的身体浇上一汪清泉。玉竹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称为 “上品之药”,能滋阴润肺而不滋腻,配上擅长清热生津的麦冬,再加入百合的清心安神与乌梅的敛阴止渴,四味食材搭配起来,仿佛一场针对燥热的 “精准打击”。
准备食材时颇有讲究:玉竹选那种半透明、带淡淡黄白色的,断面越细腻说明品质越好;麦冬要挑颗粒饱满、表面黄白或淡黄的,嚼起来有微微的黏性才是好货;百合干以瓣厚、色白、无黑斑者为佳;乌梅则选个大肉厚、核小味酸的。将这四样材料简单冲洗后放入养生壶,加约 800 毫升清水,煮 20 分钟后,茶汤会呈现清透的浅褐色,带着淡淡的草木香。若觉得味道偏淡,可加少许冰糖调味,但切记不要过多,以免抵消清热的功效。
这款茶最适合午后饮用。伏案工作两小时后,倒一杯温热的玉竹麦冬茶,小口慢啜,能感觉到茶汤从喉咙滑入,燥热感像被海绵吸走般渐渐消退。办公室里常熬夜的姑娘们亲测:连续喝三天,晨起口干舌燥的情况明显改善,连带着皮肤也没那么紧绷了。不过要注意,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,每周 2-3 次即可,以免引起腹胀。
二、玉竹莲子清心茶:失眠者的 “安神汤”
夏夜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数羊到凌晨 —— 这是心火旺盛者的难言之隐。中医认为 “心主神明”,心火太旺则神不守舍,而玉竹莲子清心茶就像给躁动的心装上 “稳压器”,让思绪慢慢沉淀下来。玉竹养阴润燥以 “安内”,莲子(最好带芯)苦寒清泄以 “降火”,百合润肺宁心以 “安神”,再加点桂圆温补气血,四者搭配,既能清泻心火,又不会损伤正气,特别适合夏季心烦失眠、舌尖发红的人群。
制作前,莲子和百合需提前用温水泡 30 分钟,让干燥的食材吸足水分。莲子选那种颗粒圆整、表皮淡红的,带芯的虽然微苦,但清心效果更佳;百合泡发后若有轻微苦味属正常,若苦味过重则可能是硫磺熏过,需谨慎食用。将泡好的莲子、百合与洗净的玉竹、去壳的桂圆一同放入养生壶,加 1000 毫升清水,煮 30 分钟后,茶汤会变成温润的琥珀色,桂圆的甜香混着草木的清香,闻着就让人心情舒缓。
住在老城区的张阿姨是这款茶的忠实粉丝:”以前总在半夜醒,喝了这茶后,能一觉睡到天亮。” 她的秘诀是每天晚饭后煮一壶,晾到温热后在睡前一小时喝下,”不烫嘴,也不凉胃,喝完心里踏踏实实的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桂圆虽好但性温,每次放 5-6 颗即可,过量易生热;若本身易上火,可少放或不放桂圆,单纯用玉竹、莲子、百合煮茶,同样有安神效果。

三、苹果黄芪水:给女性的 “气血饮”
夏季出汗多,很多女性会觉得浑身乏力、脸色发白 —— 这是气血被消耗的信号。苹果黄芪水就像一道温和的 “能量补给站”,用黄芪补气、红枣枸杞补血,再加上苹果的甘酸健脾,三者合力将气血 “补进来、存住它”。黄芪被称为 “补气之长”,能提升人体正气而不上火;红枣枸杞是经典的补血搭档,补而不腻;苹果则能健脾开胃,帮助吸收,特别适合夏季食欲不振、气血两虚的女性。
制作时,苹果最好带皮用盐搓洗干净,切成月牙状,果皮中的果胶和膳食纤维更丰富;黄芪选切片厚实、断面黄白、有放射状纹理的,药效更佳;红枣要去核,以免燥热;枸杞则选颗粒饱满、颜色暗红的,避免那种过于鲜亮的硫磺货。将所有材料放入养生壶,加 800 毫升清水,煮 15 分钟后,苹果的果香会完全融入茶汤,喝起来清甜爽口,连不爱喝茶的小姑娘都能接受。
从事教师职业的李老师坚持喝了一个夏天:”以前上课总觉得嗓子干、没力气,现在一整天下来都精神饱满,脸色也红润了。” 她的做法是将煮好的苹果黄芪水装入保温杯,课间当水喝,苹果片也一起吃掉,”既补水又补营养,一举两得”。需要提醒的是,黄芪性偏温,体质偏热者可减少用量至 3-4 克;经期女性若量多,建议暂停饮用,以免增加出血量。
四、安神三豆饮:湿热体质的 “清道夫”
雨天过后的闷热天,浑身像裹着湿棉被 —— 这是湿热缠身的典型表现。安神三豆饮就像一台 “除湿机”,用赤小豆利水消肿、绿豆清热解毒、黑豆补肾利水,再加入莲子百合安神,将体内的湿热慢慢 “清扫出去”。三豆配伍是中医里的经典组合,赤小豆偏于利湿,绿豆偏于清热,黑豆偏于补肾,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,特别适合夏季爱长痘痘、舌苔厚腻、大便黏滞的人群。
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很关键:赤小豆最好提前用干锅翻炒 5 分钟,炒出微微的焦香,这样能减少寒性,更适合脾胃虚弱者;三豆需提前浸泡 1 小时,让豆子吸足水分,煮起来更易软烂;莲子百合同样提前泡发,去除莲子芯可减少苦味。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,加 1500 毫升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,直到豆子开花、汤汁浓稠。煮好的三豆饮可以当茶喝,也可以将豆子一起吃掉,口感粉糯清甜。
快递员小王夏天全靠它 “续命”:”整天在外跑,出汗多,以前总觉得身上黏糊糊的,喝了这三豆饮后,清爽多了,连痘痘都少了。” 他的经验是放凉后装入运动水壶,口渴时随时喝,”比冰饮料解渴,还不肚子疼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三豆饮性偏凉,脾胃虚寒者可加 2-3 片生姜中和寒性;孕妇则需咨询医生后再饮用,避免过量食用绿豆。
夏日饮茶的 “黄金法则”
再好的养生茶,也要讲究喝法才能见效。中医认为 “天人相应”,夏季饮茶需顺应天时:最佳时间是上午 9-11 点(脾经当令)或下午 3-5 点(膀胱经当令),此时饮茶既能补水,又不影响夜间睡眠;温度以温热为宜,冰镇茶饮会损伤脾胃阳气,反而加重体内湿寒;频率上,每种茶每周喝 2-3 次即可,过则为灾,比如黄芪喝多了易上火,绿豆喝多了易伤胃。
特殊人群更要格外注意:孕妇需避开薏米、山楂等成分,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;经期女性若有痛经,应少喝寒凉的三豆饮,可选择温性的苹果黄芪水;体质虚寒者(平时怕冷、腹泻)则要减少玉竹、麦冬等滋阴食材的用量,可适当加生姜、桂圆调和。
三伏天的午后,泡上一壶应季的养生茶,看茶叶在水中舒展,闻着袅袅升起的香气,烦躁的心绪会慢慢沉静下来。其实养心不只是夏季的事,但夏天的养心却最见成效 —— 就像给身体的 “发动机” 做保养,此时调理得当,一整年都会精力充沛。愿这四杯茶能陪伴你度过一个清爽、安稳的夏天,在茶香里收获身心的安康。